中国足球的归化计划,说白了,就是一场豪赌。我们当初满怀希望,砸下重金,把那些在中超踢得风生水起的外援拉进国家队,以为能靠他们冲击世界杯。然而呢?现在看来,这事儿基本凉透了。啥都没捞着不说,还落下一地鸡毛和无尽叹息。
回头看看,当年里皮执教的时候,那叫一个意气风发。他老人家拍胸脯保证,只要归化几位顶级球员,中国足球一定可以咸鱼翻身。从艾克森到洛国富,从高拉特到阿兰,这些个名字光听着就让人觉得靠谱。但问题来了,有好牌,不会打,也是白搭啊。李铁接手后,本该继续执行这套战略,可他偏偏另辟蹊径,对这些归化球员爱答不理,要么干脆冷藏,要么勉强用两场走个过场。这操作,让人直呼看不懂。
拿高拉特来说,他是公认的天才攻击型中场,技术细腻、能力全面,当时可是大伙儿眼中的宝贝疙瘩。本来按照规则,高拉特只需要连续在中国居住满五年,就能顺利入籍并代表国足出战。然而,因为广州恒大的骚操作,导致他那五年的居住条件被打破,一切努力付之东流。一句话,好棋烂下,心疼也没用。
再看看现在的新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,说实话有点寒碜。整个名单里只有侯永永这么一名还能上场踢球的归化选手。而曾经备受期待的艾克森,现在身体状态明显下滑;费南多长期伤病缠身,对代表国家队出战似乎也提不起兴趣;至于阿兰,更是直接表示自己已无意愿效力。不少网友调侃:这是花钱买了一堆‘客串演员’,最后全退群了。你说扎心不扎心?
更别提蒋光太,他本来算是现阶段最靠谱的一张王牌,但因为受伤,目前连训练都参加不了。另外一些像奥斯卡、塞尔吉尼奥这样的潜在目标,人家的入籍手续还遥遥无期谁知道这个过程又要拖多久?总之,看来看去,新一期阵容就是拼凑出来撑门面的,你真指望它有什么惊艳表现?我劝各位还是收收期待值吧。
当然,还有李可事件。这哥们拒绝伊万征召,引发了一波小规模舆论风暴。不少人批评他说什么玻璃心矫情。但换个角度想,人家可能确实对国家队待遇有所怨言,加上之前长时间未被重视,如今索性撂挑子。如果你站在他的立场,也许会觉得这是一种自我保护。不过呢,说到底,这背后更多的是管理层规划混乱的问题责任不能全推给个人不是?
而如今,新的主帅伊万倒是挺敢折腾。他显然意识到了老套路玩不转,所以选择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。在新一期集训名单里,我们看到了一些从未进入过核心阵容的小将,比如杨立瑜、吴少聪,以及唯一留下来的归化选手侯永永。其中吴少聪作为左脚中卫,被认为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,而侯永永则凭借挪威联赛的数据表现吸引了不少关注。不过问题是,现在球队既没有热身赛计划,又缺乏系统性的整体打法磨合,仅靠这样临时抱佛脚式的调整,还能有多大成效?咱们拭目以待吧,但乐观谈不上。
这一整件事,其实反映出了中国足协一直以来存在的大问题:缺乏清晰且持久有效的发展策略。当初大家喊口号搞归化工程的时候,一个比一个激情澎湃,可实际执行起来,却漏洞百出。政策不到位,资源分配失衡,再加上一系列乌龙决策,让原本寄予厚望的大规模投入变成笑话。有统计称,仅仅为了这些已经半退出舞台的归化球员,中国足球烧掉的钱就至少几十亿人民币!如果拿这些钱去扶持青少年培训或者改善国内联赛环境,会不会效果更好一些呢?
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,再懊悔也没有意义。当务之急,是如何避免以后再犯同样低级错误,同时找到平衡点,把本土人才培养与外援支持结合起来。目前来看,新帅伊万带来的年轻面孔虽然值得关注,但短期内恐怕难以见到质变。此外,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符合条件的新目标或许也是一种办法,但这种方式依旧治标不治本。如果内部制度建设跟不上节奏,无论怎么折腾,都只是表面功夫罢了。
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中国足球去面对,而我们普通人的耐心早已快耗尽。所以拜托啦,无论哪个领导班子,请把钱花在刀刃上,也请别再瞎试药方浪费时间精力。如果每一次尝试都是这样虎头蛇尾,到底谁还会相信振兴两个字呢?
---
参考信息来源: 腾讯新闻,《国足留洋军团扫描:中国11人在海外闯荡》 新浪体育,《洛国富炮轰李铁:弃用四名归化 彻底葬送冲击12强赛》